花随新雨落,风携旧寒来。3月,乍暖还寒时候,万物复苏,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忽冷忽热,各种细菌、病毒也开始大量繁殖,除呼吸道传染病外同时也是肠道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广大市民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要注意采取积极预防、综合控制的措施,御病原于身体之外。
春季易感染的肠道传染病
1.轮状病毒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胃肠道感染性腹泻,是导致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
传染源:腹泻患儿和无症状的带病毒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或口-口传播。
易感人群:主要为婴幼儿。
临床表现:包括发烧、呕吐、腹痛以及腹泻等。
2.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是该病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也可引起该病的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厌食等。儿童发病的时候呕吐多于腹泻,而成年人则是腹泻是比较常见。
3.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多发于天气转暖时,大多是进食不洁食品后感染痢疾杆菌所致。
传染源:为急性、慢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及带菌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带有志贺杆菌的粪便排出人体后,可污染手、苍蝇、食物和水,最终经口腔进入人体。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其中学龄前儿童和青壮年人群尤为易感。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大便下坠感,可伴随恶心、呕吐、口干、浑身无力等表现。
4.甲型肝炎:是由人体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传染源:为甲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消化道传播,饮用水源,食物、玩具等被甲肝病毒污染后可导致流行。
易感人群:人群未注射甲肝疫苗者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
5.伤寒和副伤寒: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副伤寒是由肠沙门菌肠亚种副伤寒甲或乙或丙血清型引起的一种和伤寒相似的疾病。
传染源:为带菌者或患者。
传播途径: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摄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可引起该病,日常的生活中亲密的接触,也可能造成伤寒散发的流行。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再次患病者极少。
临床表现:伤寒与副伤寒甲、乙的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伴腹泻或便秘。但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病死率较低。副伤寒丙的症状较为不同,可表现为轻型伤寒,急性胃肠炎或脓毒血症。
春季易感染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1.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生吃瓜果应洗净、削皮,市场购买的熟食和隔餐食品要烧熟煮透。
2.碗筷要消毒,生熟炊具要分开,饭前便后要洗手。
3.不随地大小便,不乱倒垃圾污物,不污染水源。
4. 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发现吐泻及时就诊,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6.及时接种疫苗预防,易感人群可有计划和有重点地进行预防接种。
咨询电话:0536—5207019
地 址:二楼儿科门诊